我国建立首株HCC-7721/VCR细胞系
——比现有同类细胞系耐药性有大幅提高
2006年01月19日 近日,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张希东主治医师等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发表研究论文,报告他们采用长春新碱(VCR)大剂量间歇诱导法,首次在国内成功建立一株具有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的耐长春新碱人肝癌细胞系HCC-7721/VCR。经检索,目前国内尚无同类成果报道。这一研究成果,为学术界从分子水平研究肝癌细胞多药耐药(MDR)机制,建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据介绍,临床许多肿瘤患者在经历化疗之后,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多药耐药。目前认为,这种多药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以下机制有关:(1)发生在细胞膜水平的药物摄取减少和外排增多,引起细胞内药物的绝对浓度降低;(2)发生在细胞质和细胞器水平的药物亚细胞分布改变,使药物无法作用靶点;(3)药物靶点的质和量改变;(4)细胞解毒系统功能增强。但以上机制多见于血液系统肿瘤,对实体瘤的多药耐药则难以完全解释。肝癌是化疗敏感性最差的恶性实体瘤,它具有抗肿瘤药物天然耐药和化疗中继发性耐药特性。因此,建立稳定的肝癌细胞系,是研究肝癌特殊耐药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长春新碱(抗肿瘤药物)大剂量间歇诱导法,通过体外对肝癌HCC-7721细胞株的培养建模、倍增时间测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等程序和手段,成功建立起一株耐长春新碱人肝癌细胞系HCC-7721/VCR。该细胞系经鉴定,HCC-7721/VCR细胞系较HCC-7721细胞株的长春新碱半数致死亡浓度(IC50)增大了4.15倍;对多种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阿霉素(ADB)均产生耐药,其耐药性提高了2~4倍。在生长曲线检测中发现,HCC-7721/VCR细胞系的倍增时间为373小时,其耐药倍增时间延长是HCC-7721细胞株的3.9倍。同时还发现,其细胞系增殖速度减慢与HCC-7721细胞株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HCC-7721/VCR系是一个明确的多药耐药细胞模型,具有耐药细胞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据张希东介绍,研究肿瘤多药耐药机制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其前提——建立稳定的耐药细胞系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体外诱导肿瘤耐药细胞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大剂量药物间歇诱导法;二是药物浓度递增法。研究表明,大剂量药物间歇诱导法的给药方式与临床化疗相似,诱导的耐药细胞长期培养于无药培养液中,仍保持稳定的耐药性及细胞生物学特性,这有利于耐药细胞系在研究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研究建立的耐长春新碱人肝癌细胞系HCC-7721/VCR均具有上述特性,对于研究揭示肝癌细胞耐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